導讀:1月3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中國-世界高等教育趨勢報告(2023)》?!秷蟾妗凤@示,2023年,已有多地教育部門要求控制高校教育類專業新增布點...
1月3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中國-世界高等教育趨勢報告(2023)》。《報告》顯示,2023年,已有多地教育部門要求控制高校教育類專業新增布點。另有北師大研究團隊預測,到2035年,全國將有約150萬小學教師、37萬初中教師過剩。
近年來,由于教師職位工作穩定、假期時間長、社會地位高,其吸引力在不斷增加,教育類專業也一度成為學生們的熱門選擇。根據教育部網站教育統計數據,近五年,教育類相關專業畢業生規模持續增長,普通本科院校教育學門類畢業生數量,2017年至2021年,五年間規模擴大30%。
然而,實際上,社會對師范生的需求在逐步降低?!吨袊丝陬A測報告2023版》顯示,中國出生人口預計在2023年下降到900萬左右,這一數字間接反映出,教師隊伍的擴大,與出生人口的減少之間,形成一種落差,相應地,社會對教師的需求隨之減少。
再者,以往未能入職學校的師范生,培訓機構可以吸納他們,為其提供大量的崗位,而“雙減”實施之后,培訓機構逐步關閉,這扇大門基本已經行不通。
“師范熱”降溫是對師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量”的控制,意味著對“質量”的更高追求,而“師范熱”降溫,是一次就業市場調整的機會,將促進學校進入激烈競爭狀態,倒逼其提升師資力量、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的優秀教師。
在瞬息萬變的時代,專業常常“冷熱轉換”,崗位也是如此。對于“2035年全國或有約150萬小學教師過剩”的預測,不必過度解讀,不妨將其當作一個提醒:無論就業形勢如何變化,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教育教學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與此同時,這份預測報告也為教育部門提供了一個方向標,它不僅揭示了未來教師需求的變化趨勢,更是對現有教育資源的一次優化配置,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育資源過度投入,以及未來教師崗位過剩。
或許,“師范熱”降溫僅是一個縮影,在出生人數下降、職業規則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其他行業可能也會面臨崗位過剩的問題,這是全社會都亟須重視的現象。
總之,從“師范熱”到“師范熱”降溫,相關部門要進行前瞻性部署,通過及時調整和科學引導,使教育健康、良性發展,讓優秀教師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