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9月14日,62歲的何女士功通過輔助生殖技術誕下一名健康的女嬰。醫生對她進行了細致的康復指導,目前何女士的身體狀況良好。輔助生殖是指通
9月14日,62歲的何女士功通過輔助生殖技術誕下一名健康的女嬰。醫生對她進行了細致的康復指導,目前何女士的身體狀況良好。
輔助生殖是指通過使用醫學技術和方法來幫助那些由于生理原因無法自然懷孕的夫婦實現生育的過程,包括體外受精(IVF)、體外受精-胚胎冷凍、同卵雙生等方法。
9月14日,據政法頻道公眾號消息,62歲何女士今年五月在長沙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產科剖宮產分娩誕下一名健康女嬰。何女士雖然已絕經數年,但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實現這一愿望。
在產科教授團隊和護理部老師的悉心治療與照顧下,經過積極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胎兒生長受限等多種并發癥,在34+2周之際,為其擇期剖宮產并順利產女,術后恢復良好。
產業鏈剖析
近年來,我國輔助生殖服務快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業鏈:上游領域包括輔助生殖檢測器械與耗材、藥物等;中游則為輔助生殖醫療機構;下游則是不孕不育患者。
從整體上看,中游輔助生殖市場具有高毛利、市場空間廣闊的特點,但是牌照稀缺和審批難度大、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等因素使得該行業的進入壁壘高,現有持牌機構呈現數量少,集中度高的特點,國內現有的輔助生殖技術和機構不能滿足增長迅猛的市場需求,輔助生殖機構屬于較為稀缺的資源。
采取輔助生殖治療后懷孕率相對較高
不孕不育可能由男性或女性生殖系統多種因素原發或繼發引起,包括但不限于生殖器官器質性損壞、內分泌系統或激素紊亂、生殖細胞功能異常、遺傳缺陷、或是一些無法解釋的原因。復雜的病因或多種可能病因導致的不孕不育患者難溯根本,治療難度較大。通常,不孕不育癥可以通過藥物、手術和輔助生殖技術(ART)等方法進行治療。從治療后懷孕率來看,采取輔助生殖治療后懷孕率相對較高。
輔助生殖行業市場規模增長態勢良好
根據Frost&Sullivan報告顯示,2014年至2018年,中國輔助生殖服務市場增長迅速,復合年增長率為15.8%,并且預計2018年至2023年,復合年增長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預計能夠達到為14.5%。據此,可以測算出,2021年中國輔助生殖服務市場空間規模約為378億元。
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3年,中國輔助生殖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預計能夠達到14.5%。隨著我國不孕不育率持續走高、輔助生殖服務滲透率逐年提高以及國家三孩生育政策的推動,預計2023年至2027年依然能夠保持14.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預計2027年輔助生殖服務市場規模約為8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