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24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有部分網友提出疑問,日料還能
8月24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
有部分網友提出疑問,日料還能吃嗎?
北京多家日料店:“平替”食材易找到,價格暫時變化不大
8月24日,北京多家人均消費較高的多家中高端日本料理店表示,目前店里幾乎已經不再銷售日本食材,大多用俄羅斯周邊海域或者韓國、東南亞等海域出產的食材代替。
北京銀座巖是東京米其林一星餐廳銀座巖在日本之外的唯一分店,其在某點評網站上的人均消費近3000元。該店工作人員說,最近已經基本不太進口日本食水產,而更多選擇一些“平替”食材。
北京另一家高端日料餐廳的工作人員說:“大連海域、以及福建、臺灣地區周圍海域出產的魚的品質其實都是不輸日本的。”
廣州多家日料店聲明:未使用福島等地食材
8月24日,廣州“大雄壽司”在公眾號上作出聲明,稱該公司采用的均為正規渠道采購符合安全規范的食材,并未使用福島等日本10縣的產品。
美心集團旗下元氣壽司方面負責人稱,“從7月份開始,所有門店已經沒有使用日本海產了,改用國產和外國安全海域的優質食材。”
“摩打食堂”公眾號發文稱:即日起停用所有日本原料,并回復留言表示自己是“中國壽司”。
據悉,為確保產品原料的供應穩定,廣州一些日料店已經開始引入多樣化的海產品,包括來自新西蘭、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海鮮。多家以“日料”為招牌的店家表示,海鮮都從國內選材或從其他沿海國家進口,未來或將考慮轉型。
上海多家店日料店鋪撇清關系
在上海,這兩天也有不少日料店發文,撇清與“日本食材”的關系。
位于寶楊寶龍廣場的壽司沼津港日料店,在門口掛出了一張手寫告示,本店“拒絕日本水產品,可放心食用”。
工作人員介紹,24日下午起,有許多顧客就餐前會特別問一下,水產品來自哪里。因此他們寫了這張告示單,上面顯示店內提供的三文魚來自挪威。
上海的“小林刺身”也發布海報,該門店的北極貝、牡丹蝦來自加拿大,甜蝦來自俄羅斯,三文魚來自挪威、金槍魚來自澳大利亞,海膽、赤貝和貝柱來自大連。上海一家日料自助店芥末Wasabi(人均786元),也與日本進口水產品緊急撇清關系。
“你好,日本料理。我們家沒有日本進口的食材,我們都是新西蘭的鰲蝦,新西蘭的生蠔,澳大利亞的生蠔,都沒有日本的。(那三文魚呢?)稍等,我問一下,挪威的,挪威!挪威!”店員特地重復了三遍。
海鮮餐廳“伙坊水產”(人均消費1811元)則表示,門店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進口海鮮比較多。他還稱,金槍魚不光是日本有,只是說日本的比較出名而已,西班牙這些地方都有的,所以對門店影響不是很大,可能有一些原產地會換一下,目前不會漲價,但今后還不確定。對于大多數平價的日料店來說,進口食材的收緊影響不大。此次真正受影響的,大多是以新鮮生魚為核心食材的中高端日料店。上海多家人均消費超2000元的日料店承認,部分食材來自日本。鮨直輝(人均消費2288元)工作人員坦言,部分食材原產地為日本,現在還沒接到通知,不知道怎么辦。福壽司(人均消費2776元)門店工作人員也表示,有原產地為日本的食材,目前店內在售的,都為此前符合國家進口標準的產品,之后考慮更換食材供應商。
杭州知名日料店發文:全面下架、清退
橙柿記者注意到,杭州人均消費500多元的日料自助餐廳“竹哩”24日公眾號已發布聲明稱:所有門店將全面下架、清退與日本進口水產品相關原料。
網友熱議
“沒想到昨晚吃的是最后一頓日料”
“‘本店所有食材均為國產’應該成為日后日料店最大的賣點了”;
“以后國內的天價日料店,沒有了日本空運的原材料,還怎么賣天價?”
“我家樓下一條街的餐飲業或將遭遇毀滅性打擊,一條街都是做中高端線日料”
……
8月24日下午,新浪微博發起“你還會去日料店嗎?”的投票,截至25日14:04,共計52.4萬人投票。其中,28.2萬人表示“再也不會去”;僅4.7萬人表示“會,國內的應該安全”,占總人數的9%。
所以,日料店,你還會去嗎?
上一篇:男子下鱷魚池撈手機 動物園回應
下一篇:耿爽:日本排海極其自私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