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根據民政部官網6月9日公開的2022年4季度民政統計數據,去年全國結婚登記量為683 3萬對。已是民政部自1986年以來公布結婚數據的歷史新低。根
根據民政部官網6月9日公開的“2022年4季度民政統計數據”,去年全國結婚登記量為683.3萬對。已是民政部自1986年以來公布結婚數據的歷史新低。根據民政部數據統計,我國的結婚數據在2014年就開始逐年下降。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丁金宏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結婚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適婚年齡層人群的減少,還有晚婚人群的增加。
“工作忙,圈子小,‘脫單’難!”
“工作很忙,下了班以后就很累了,沒什么精力考慮人生大事。”北京海淀區的杜女士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她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比起結婚,“脫單”對于她來說是更大的問題。“看著很多之前的同學都相繼辦了婚禮,其實心里也不是沒想法。但工作總是很忙,生活圈子也很小,很難遇到中意的、心動的對象。即使遇到了,也總要經過長時間的相處磨合才能有機會走入婚姻,結婚也不會太早了。”
“這類年輕人所面臨的問題,其實是調節自身生活狀態的問題。”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陳建國向健康時報記者表示,在工作之余,應當給自己一些生活的空間,經營打理自己的社交、心情等,讓自己有更積極的生活態度。
“很多年輕人社交面窄的原因在于,不善于主動與他人交流,拓寬社交。”陳建國表示,年輕人不是缺乏社交能力,而是受到某些觀念或經驗缺乏的影響,一味地回避只會更加動力不足,陷入惡性循環。如果有這方面的困擾,其實可以尋找心理咨詢的幫助,慢慢做出改變。
“走入婚姻前的畏難情緒在作祟。”
西安的葛女士目前和男友都是研究生在讀。“不是沒想過結婚,只是感覺現在還沒有結婚的資本。”葛女士向記者表示,面對婚姻大事,她的心里多少有些“畏難情緒”。“結婚要買房子,婚后還面臨著生寶寶,這些都是成本。我和男友目前還不知道未來會做什么工作,能否承擔這些。結婚后還將面臨親子教育、婆媳相處等種種情形,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葛女士覺得,在現在的社會,30歲左右結婚都不算晚,她希望自己和男友都能做好準備,再共同走入婚姻。
“如果雙方心理上都不夠成熟,不足以應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確實不建議太草率的步入婚姻。”陳建國指出,婚姻是人生的一個新階段,需要雙方在心理上做好一定的準備。“婚姻意味著一種責任,要有主動擔當的意識;婚姻還意味著兩個人建立了親情的紐帶,需要兩個人的互相尊重、包容、理解。”
但陳建國也表示,面對婚姻也無需過度焦慮和緊張。“婚姻能帶給人很多美好的體驗。盡管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但兩個人心在一起,共同面對,相互扶持,相互理解,也沒有什么不能解決的難題。”
“一個人能過得很自由。”
家住天津的張女士今年26歲,自己獨居。很少有談戀愛、結婚的想法,但她從未覺得一個人的生活乏味或孤獨。張女士覺得,現如今結婚已經不是人生必選之路。“身邊也有很多已經結婚或即將結婚的朋友,但還是覺得自己一個人比較自由。如果結婚了,就勢必需要面對兩家人的問題和生活的柴米油鹽。”
陳建國認為,無論是社會文化角度還是個人角度,對于婚姻的看法都應該是多元化的。“其實結婚、晚婚或不結婚,都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對與錯,都是可以理解并應當被尊重的。”
但陳建國也指出,其實從人生經歷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要經歷各種各樣的體驗,年輕人完全可以先去嘗試、體驗愛情的美好。“沒有任何一段感情是完美的,面對問題不逃避,學習如何去積極地處理,對于個人成長也有好處。在此基礎上,年輕人可以再去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做出合理的抉擇。”
上一篇:如何分辨黑色素瘤和普通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