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有的時候要相信一些東西,也有一些古老的東西會遺傳到現在。在我國,鬼節也是非常流行的,一共有三大鬼節日,那么三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們有的時候要相信一些東西,也有一些古老的東西會遺傳到現在。在我國,鬼節也是非常流行的,一共有三大鬼節日,那么三大鬼節是哪三大鬼節呢?鬼節的時候都要哪些禁忌事項要注意的呢?和奇聞事件小編一起去瞧瞧吧。
三大鬼節日
中國三大鬼節是指清明節、中元節以及寒衣節。
三大鬼節是哪三大鬼節
1、清明節
請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我們接觸最多的,每逢請明節我們就會外出踏青,祭拜自己去世的親人,為自己的親人掃墓,是三大鬼節中最受重視的節日,清明時節也是在外援有的人回到家鄉尋根問祖的日子。
2、中元節
中元節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鬼節,又稱七月半。人們認為七月在中元節這一天,地獄通往人間的鬼門就會打開,鬼可以夜晚在人間游歷,已故的祖先可以回家團圓。人們認為,七月是鬼月,這個月鬼都會在人間游歷,鬼門從七月十五打開,直到八月十五才會關閉。
3、寒衣節
寒衣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中最冷的一個鬼節,寒衣節在農歷的十月初一,寒冬時節,這一天,人們腰圍已故的祖先燒御冬的寒衣,也會連帶著給孤魂野鬼送溫暖,寒衣節寄托的使人們多已失去親人的思念。
鬼節是什么意思
關于鬼節祭祀的鬼魂,一般分為兩種:
1、一種是惡鬼,就是非正常死的鬼,比如殺死、溺死、燒死、吊死等鬼魂,民間稱為枉死鬼。惡鬼是鬼魂思想中出現較早的概念,它是原始人類對死亡恐懼的直接反應。
2、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的“善鬼”,主要是死去的祖宗和親人,這類鬼魂祭祀是祖先崇拜的體現。在原始社會,善鬼的概念與惡鬼是幾乎同時出現的,人們認為,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鬼魂非但不會害自己,而且還會在冥冥之中成為本氏族或后代的保護力量。這種思想對中國鬼文化的祭祀和喪葬習俗有很深遠的影響,比如清明節和鬼節的祭祖活動,通過儀式,招回死去親人的鬼魂來享用祭品,并祈求鬼魂保佑和降福。
3、中國的鬼節與西方的鬼節“萬圣節”不同,現代的“萬圣節”幾乎變成了一個特殊意味的狂歡節,其本身也并不具有緬懷先祖的功能,而中國的中元鬼節,則更具有嚴肅性和孝教性,并產生不少禁忌,比如在鬼節里,不能獨自一個人去河邊,以免被溺死鬼拖下水,而成為它的替死鬼;做工程的,這一天不能開工奠基,商店和工廠也不選擇在這一天作為開張日子等等。
鬼節的禁忌
1、不要輕易回頭
當你外出在偏僻的地方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回頭,即使聽到有人叫你的名字,如果不是十分可能叫你的人你認識,那么你就一直往前走,切勿回頭以免遇見不干凈的東西。
2、忌說鬼字
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3、忌亂拍他人肩頭
這項禁忌跟民俗有關,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兩肩及頭頂上,會讓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4、不要撿路邊的錢
地上的零錢及紅包袋,不要亂隨便撿起來;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因為這些錢可能是好兄弟們的,要不然這些就是冥婚招親用的。